深夜书屋 - 言情小说 - 明朝谋生手册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906

分卷阅读906

    常相见,可一旦嫁到徽州府,即便只是相邻的两府,可相隔三百多里,往来一次就很不方便了。最重要的是,她和那位沈小姐言谈颇投契,对方甚至还拿给自己看过画的绣图,可一旦将来做婆媳……她想想都觉得尴尬,就不要说人家的感受了。

“我觉得这事悬……”小北嘀咕了一声,随即小声说道,“换成你,你乐意把小妹嫁到宣城来?”

汪孚林顿时哑然。汪二娘之所以嫁到西溪南,最重要的不是因为吴家豪富,吴应节的哥哥又是举人,吴应节自己的品行才学都还不错,而是因为西溪南和松明山一河之隔,有什么事可以随时见面,比嫁到斗山街许家的大姐汪元莞回家更方便。所以,小北说得还真是没错,换成是他,能愿意把汪小妹嫁到这距离歙县三百多里的宣城吗?这也是他带着汪小妹到宣城来,却压根没想着在宣城这些名门望族子弟里,替她挑选一个如意郎君的最大原因!

“我也没说一定要沈大老爷的千金啊,还是君典兄自己提的。话说回来,我们都住在沈家这么多天了,金宝和人家好像还没见过吧?”

“当然见过,你忘了我们刚刚到沈家,你是沈君典亲自接待的,我就带着人去见了沈家老太太,还有大太太和二太太,那时候小妹,还有明兆和金宝秋枫都在一起,沈家上房帘子后头可是女眷不少。”小北一边说一边若有所思地摸着下巴,突然看着汪孚林说,“你之前被沈君典拉着去结交各路人马,我和小妹去相看人,金宝他们三个也没闲着,好像沈家和梅家子弟不少人和他们混在一块,明兆和秋枫都已经定了亲事,金宝说不定早被人摸透了!”

汪孚林顿时愣了一愣。照这么说,不止是自己这边在悄悄相看宣城这些闺秀,宣城这边某些人也可能在相看金宝?

第六五七章两姓之好

正如汪孚林和小北刚刚意识到的那样,当沈懋学在兄长沈懋敬面前试探了一下能否和松明山汪氏联姻的事情之后,他立刻发现,兄长不是意外又或者诧异,而是脸色颇有些微妙。一旁的沈大太太梅氏则不如丈夫沉得住气,直截了当地说道:“二弟你怎么也和老爷一样有这想法?金宝那孩子我也见过两次,确实老成知礼,才学又很不错,否则也不会是上一次徽宁道道试案首,可他终究是养子,而且,真要是芙儿嫁过去,上头公公婆婆也实在太年轻了。”

“大哥也有这想法?”沈懋学直接把嫂子后半截话给忽略了过去,愕然看着兄长道,“大哥怎么没对我提过?”

“我让老大带着汪金宝那三个在宣城四处转过,老大回来对我说,别看金宝就这么点年纪,经史的底子比他还扎实,还拿了他的几篇文章诗赋给我看过,着实也可圈可点,顶多欠缺点火候。”

沈懋敬口中的老大,便是沈有容的长兄沈有严。沈有严乃是宁国府学生,今年二十五岁,十八岁考中秀才,如今历经附生、增广生,因为年资久远,岁考又常在一等,业已是廪生,却因为南直隶乡试实在竞争激烈,两次下场,至今尚未考下举人。而沈懋敬顿了一顿后又开口说道:“这年头,天才不少见,要紧的是天赋高却又勤奋肯下苦功夫,这才能变璞玉为美玉。这话还是父亲当年说的。”

说到父亲沈宠,沈懋学的脸色也郑重了起来。自从正统景泰之后,进士出身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举人监生则是谓之杂途,由此出仕为官,很难从中突围,所以大部分举人能当到县令乃至于同知就已经顶天了,十个里头很少有一个能突破到四品,而沈宠无疑是一个异数。

举人出身的沈宠当年先后任行唐县令和获鹿县令,因为政绩卓著,又得上官赏识,而被擢升为监察御史,而后巡按福建。因为得罪权贵而在一任巡按御史之后没能升回京职,而是左迁湖广兵备道,即便在任上有剪灭巨盗之功,创建书院推广心学,终究因为嘉靖中后期朝中被严嵩党羽把持,调到广西出任分守道,最终以四品衔致仕回乡。可这位却没闲着,和梅鼎祚的父亲梅守德在罗汝芳办的志学书院中讲学多年,乃是赫赫有名的鸿儒。

这兄弟俩说起公公,身为梅守德侄女,梅鼎祚堂姐的梅氏就不做声了,但心里却着实不愿意。可丈夫沈懋敬说出来的另一番话,却让她大为惊愕。

“上次徽宁道的道试,是放在徽州府考的,那时候汪金宝这个案首出来,在咱们宁国府就引起一阵哗然,不少人都打探过汪金宝其人,他那点身世早就被人挖出来了,悄悄往松明山汪氏提亲的不比徽州府本地的少。若不是汪孚林的父亲,也就是汪金宝的祖父拿话含糊不过去,就一口咬定要等汪孚林这个当父亲的决定,否则汪金宝早就已经定下了人家。我那小舅子前几日见过金宝之后考问了一番,也曾对我提过,他有择侄婿之意。”

沈懋学听到梅鼎祚竟然也动了心,他顿时笑了:“我想也是,虽则徽州府歙县距离宁国府宣城有点远,但相比有些人家联姻要横跨南北,这点距离算不上什么,而且汪孚林很好说话,若真的事情成了,有时候让他们回娘家住住,那也是很容易的。大哥若是觉得好,我对汪孚林暗示一下,他这个做父亲的总该先正式出面提一提,总不成这种事让女方开口。”

“也好,你对他挑明吧。但你记得,一定要对汪孚林说一件事。”沈懋敬突然开口,随即一字一句地说,“汪金宝毕竟还小,如今先定亲,今年乡试之前,就让汪金宝到宣城志学书院来读书。少年郎多读几年书,沉淀一下是好事。”

此话一出,沈懋学就只见梅氏脸色由阴转晴,赫然无限欢喜,他哪里不知道嫂子是高兴什么,顿时笑了起来。从前时任宁国知府的罗汝芳因为改建的泾县水西书院不够大,讲学的时候往往会人满为患,而且不在府治所在的宣城,讲学不够方便,于是向当时的督学御史耿定向请示后,一手在宣城建起来了志学书院。当时在此讲过学的除了王学中坚罗汝芳和王畿之外,还有他们兄弟的父亲沈宠,梅鼎祚的父亲梅守德,还有自己的老师贡安国,可以说,志学书院那就是王氏心学在南直隶的真正大本营之一!只不过,想到张居正去年的整饬学政疏,他总免不了有些担忧。

沈懋敬知道弟弟担心的是什么,当即宽慰道:“整饬学政虽说禁天下书院,但志学书院就算不是官学,却也是朝廷命官筹资所建,一时半会不至于就会列入整治范围。不是我夸海口,除却南京崇正书院,整个南直隶能比得上志学书院的地方,屈指可数!”说到这里,他脸上颇有些自得之意,心里想的却是另一个念头。

汪孚林少年得志,能干是能干,但毕竟太会折腾了,这次据说徽州府那场鸡飞狗跳的夏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