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书屋 - 经典小说 - 大明才子风云录在线阅读 - 第五百五十三章 况且心中溜弹幕

第五百五十三章 况且心中溜弹幕

    听了石榴的解释,丝丝不再那么紧张,只是不由叹息道:“但愿只是巧合吧。”

    “我倒希望不是巧合,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况且跃跃欲试。

    “你还真唯恐天下不乱啊?”丝丝恼怒道。

    “当然,天下大乱,然后天下大治。”况且傲然道。

    丝丝、石榴都笑了,这家伙估计根本不知道害怕是怎么写的吧,丝丝听到消息后吓得心儿一直在颤抖,她还是喝下一杯酒后,身子不软了才来通信。

    “这个海盗家族势力真有这么可怕吗?”况且问丝丝。他是真想知道其中的秘闻。

    他对海盗并无鄙视感,丹麦、瑞典、西班牙崛起时,无不以海盗为主业,北欧人身上流淌的就是海盗的血液,而大英帝国完全是一个由海盗建立起来的国家,全民都有海盗的性格。

    西方人崇拜海盗,估计跟中国人喜欢梁山泊好汉的情结差不多,只是中国人文明的起步太早,无论是游牧民族的属性还是江湖好汉的血性,已经在漫长的文明进程中消磨得差不多了。

    明史对于倭寇的记载实则不多,即便笔记类的书中也没有具体记载,估计是这些海盗家族真的势力强大,无人敢把这些秘闻诉诸笔端。

    丝丝给况且讲了一些这些海盗家族的事,其实她知道的也不多,毕竟她介入家族生意也没有几年,海外贸易这块更是没有涉足,只是听家里的长辈在闲聊时讲过一些沿海走私海盗家族的事。

    走私这一块基本沿海大族都在做,多数接的还是皇家的单子,打着皇商的旗号,自己却也有另外的业务,海盗家族大约有几百家,最大的是八个大族,海盗联盟就是有这八个大族主导。

    福州郑家就是这八大海盗家族中的一员,在福州一带可谓只手遮天,就是官府也得在他们的yin威下慑服,朝廷在中原地区的威权到海边完全变了味。

    这些家族不仅仅当海盗,即便原来专门做海盗的家族,后来也发现在海上劫掠固然发大财,却还是比不上走私来钱稳当、长远,所以这些家族的主业还是走私。海盗的主要经济来源是那些从事海外贸易的商家,甚至朝廷的贸易机构收取保护费,只要缴纳足额保护费,海上航行才能得到安全。

    商家们不得已只好如数缴纳保护费,以求平安。一艘装满货的船只物价值太高了,而远洋船只本身就价值不菲,一旦被抢走,一个商家可能就要破产。

    向海盗联盟缴纳保护费,固然是让出了一大笔利润,却能买个心里踏实,多少总能赚到,起码没有破产之虞;最关键的是,船上的人能够平安回来。

    朝廷原来也咽不下这口气,内阁仔细研究过在陆地上平掉这些海盗家族的可行性,但众多官员反对这种做法,他们的说法是一旦向海盗动手,可能就会逼得这些家族全部下海,占岛为王。为此,太祖皇帝下了禁令:片帆不许下海。

    后世一直误解了朱元璋禁令的目的,朱元璋只是禁止私人从事海外贸易,他是想把这一块完全抓在朝廷手上,可惜根本行不通,沿海各大家族既然得不到朝廷的许可,干脆就干起了走私的勾当。那时候海面上飘扬的几乎全部是海盗的船帆。

    海盗们走私的货物卖到内陆后,内陆许多不良商家有意吞没,拿到了货物却不付款,以为这些家族都是干走私的,不敢见阳光,打不了官司。

    海盗家族的确不敢打官司,但并不意味着束手无策,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他们建立了私人武装,上岸来向那些商家讨债,这股风潮愈演愈烈,终于成为大明朝倭寇的起源。

    虽说自唐宋以来,海盗从未断绝过,可是海盗居然猖狂到上岸抢劫,攻城拔寨,明朝时才有这种奇事发生,究其原因,这些海盗不是真正在海上占岛为王,专门在海上劫掠的那群人,而是沿海几百个大大小小的家族组成的假海盗。

    倭寇虽以倭为名,主要人员还是中国人,只是因为其中有倭国的浪人被雇来打仗,也就有了倭寇之名。

    朝廷起先不知内情,还真以为是倭国的国家行为,派使者带着圣旨去责问日本天皇,也就是当时日本的幕府大将军,幕府大将军则以日本天皇的名义辩解说,那些跟他们无关,倭国的浪人只是被中国人招募而已,不是日本国的政府行为。

    嘉靖年间,朝廷进行了大规模的扫平海岛行动,当时的都御史胡宗宪总督沿海数省官军,威势赫赫,对付一般只有几百人、上千人的倭寇可谓是高射炮打蚊子了,最后还是用了多年时间,耗尽府库,才歼灭几股海盗,大部分海盗则下海远去,官军也只能站在岸边远眺,无可奈何。

    自那以后,朝廷跟这些沿海家族也就秘而不宣地达成协议,只要海盗家族不上岸劫掠,朝廷也就睁只眼闭只眼,对他们的走私行为采取了默认。

    达成这协议不是朝廷无能,而是太多的朝廷大员都被这些海盗家族贿赂了,这些走私买卖也都有他们的股份。他们自然乐得坐地分赃。

    “这真是一副药的名字——大明药丸。”况且听后总结了一句。

    丝丝、石榴隔了一会才明白他话中的含义,却都笑了。

    她们并不认为这有什么奇怪,海上贸易是那样,陆地贸易也是一个样子,处处寇匪林立,都是占山为王,所到荒野处,一定会有人眺出来,提着生锈的菜刀高喊着: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

    即便如此,各地区的贸易往来从未终止过,一直在正常运转,不过是在生意的分成中多了另外一些行当,多了一些人吃饭而已。

    天塌不下来。

    况且虽说不在乎丝丝带来的警告,却还是去找了周鼎成,把这件事说了一遍。

    周鼎成也没当回事,笑道:“行,我一会去大相国寺走一趟,把这件事跟老方丈说一声,他们早有各种应急预案。”

    “大相国寺?他们也是咱们的人吗?”况且还真没想到。

    “当然,大相国寺一直在暗中保护你的,我没告诉你。”周鼎成道。

    况且摸了摸下巴,心中嘿嘿溜过一段弹幕:看来自己背后的势力也不算小,武当、天师教、苏州寒山寺、南京大相国寺,峨眉金顶的慕容嫣然,这些都是海内顶级势力,即便这些也不过是冰山一角,不知道的还有更多呢。

    “这事你甭管了,那些南蛮子真想开战,咱们倒是巴不得呢,跟你说吧,上面那些人被压制了几十年了,早就想有机会全面开战,练练手脚。别说那些海盗杂种,就是朝廷里的对立势力,咱们都不惧。”周鼎成信心十足,也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架势。

    “我觉得我就够唯恐天下不乱了,你比我更厉害啊。”况且故意露出一副受到惊吓的样子。

    跟朝廷里的对立势力开战,一旦不注意,有可能被定为谋反啊。

    具体内情他并不知道,只是知道一点,建文帝出走后,永乐帝一直找不到他的踪影,结果一辈子寝食不安,他制造的喋血北京城,以及对文官空前疯狂的镇压措施,无不源于内心的恐惧。永乐帝一直担心,不知道哪天建文帝会卷土重来,在人心归属上他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况且甚至认为,永乐迁都北京,不单单是为了防御塞外蒙古铁骑,而是为了避开明太祖的陵墓。建文可是太祖选定的皇位继承人,他所谓的靖难实际上就是造反,只是他造反成功了而已。

    “你真的不用担心,现成的例子摆在那里呢。那个南家,他们算是聪明的,若是不给中山王府面子,在王府的辖区搞大动作,早就鸡犬不留了。”周鼎成看他呆呆不语,以为他吓傻了,劝慰道。

    “灭门?”况且这回是真的被吓着了。

    “这有什么稀奇的,郑家要是真敢真刀真枪的对决,就等着灭门吧。什么狗屁海盗联盟,不过是一些乌合之众,他们也不是铁板一块,灭掉一家其他人分的利润更大,说不定还暗中高兴呢。”周鼎成的分析不无道理。

    况且想想,这倒是有可能,只要不是针对海盗联盟全体开战,估计真正有动作的也就是郑家。

    想是这么想,但他还是不相信郑家会孤注一掷,如此疯狂总要有点缘由吧,只因为他骂了郑伯庸几句,落了他面子,郑家就不死不休?这个理由好像不靠谱吧。若真是这样的话,就不是疯狂,而是十足的精神病家族。

    周鼎成跟况且说完话之后,马上动身直奔大相国寺而去,这事儿有可能不大,也有可能很大,他也不敢擅自做主……

    况且来南京几次都没去过大相国寺,他对南京大相国寺的印象就是鲁智深在那里出过家,建文帝在那里避过难,那里也是帮助朱棣靖难成功最大功臣道衍和尚真正的家。

    大相国寺注定跟朱家王朝有着割不断的缘分,一直以来,朝廷对他们也是礼让三分,一般情况不会找他们的麻烦,因此大相国寺的历任方丈也就有了超出一般人的活动空间。